2025年7月7日下午,第三届精算、量化金融与风险管理国际会议"精算与风险管理前沿"分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成功举办。本次分论坛由中国精算研究院和麦考瑞大学商学院新兴风险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麦考瑞大学商学院新兴风险研究中心主任金卓教授担任召集人,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副院长郑苏晋教授主持,围绕精算科学与风险管理领域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分论坛现场
郑苏晋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麦考瑞大学与我校保险学院、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商学院等院系已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她强调,本次分论坛标志着两校合作进入新阶段,不仅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更为未来的学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郑教授特别提到,中央财经大学期待与麦考瑞大学在联合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郑苏晋教授主持
论坛上,麦考瑞大学精算与商业分析系Hanlin Shang教授、应用金融系Zheyao Pan副教授、会计与公司治理系Haiyan Jiang副教授、管理系YingLu高级讲师以及应用金融系Kai Li高级讲师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了专题报告。
Hanlin Shang教授以“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Subnational Age Distribution of Death Counts”为题,介绍了其团队在死亡率预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该研究通过创新的累积分布函数(CDF)转换技术,实现了对死亡年龄分布的精准预测,为养老金和年金产品定价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模型不仅捕捉了死亡年龄分布的动态变化,还为应对长寿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报告引发了与会者关于模型应用与政策设计的深入讨论。

Hanlin Shang教授作报告
Zheyao Pan副教授围绕“Data Privacy Risk: Measurement and Effects”展开演讲,系统阐述了数据隐私风险对企业估值和融资成本的影响。该研究构建了DPRisk指数,并通过对财报的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行业隐私风险的显著差异。该研究建议企业建立隐私风险评估部门,探索创新金融工具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监管环境。与会专家就隐私风险管理的行业差异与监管挑战进行了热烈交流。

Zheyao Pan副教授作报告
Haiyan Jiang副教授以“Do Short Sellers Target Firms with High Climate Risks? International Evidence”为题,分享了碳排放强度与做空行为之间的关联研究。该研究通过国际数据证明,高碳排放企业更易成为做空目标,尤其是在实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国家中。该研究呼吁政策制定者强化碳信息披露,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同时平衡减排激励与市场稳定。与会师生就碳市场运行机制与监管平衡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Haiyan Jiang副教授作报告
Ying Lu博士聚焦AI决策透明化问题,作了题为“Explaining AI: How Explanation Styles Influence Decision Acceptance across Domains”的报告。通过跨领域实验,该研究发现不同解释方式对用户接受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建议根据场景特点差异化设计AI解释方式,并开发“认知负荷指数”以优化用户体验。该研究充分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价值,激发了现场师生的浓厚兴趣。

Ying Lu博士作报告
Kai Li博士挑战了传统金融理论中“投资者风险厌恶”的假设,提出“Rational Risk Seeking”理论。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在特定市场环境下,风险追求行为可能是理性的,市场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代理人在大规模多头和空头头寸之间摇摆。这为多个金融市场异象提供了新视角。报告引发了与会者对行为金融理论发展的深入思考。

Kai Li博士作报告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两校师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展现了精算与风险管理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广阔前景。与会专家围绕模型应用、政策设计、监管挑战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展望未来,中央财经大学与麦考瑞大学将继续深化在课程共建、师生互访、联合研究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学科创新发展,为培养高端风险管理人才和提升全球金融风险治理水平贡献智慧力量。

分论坛合影
(撰稿:李凡 郑敏;审稿:郑敏;编辑:薛丽娜;审核:郑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