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之光”辅导员工作室普法微课堂 第2讲:高校学生法律风险有哪些
高校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可能面临多种法律风险。以下从常见风险类型、防范建议等方面进行总结,帮助高校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规避潜在风险:
一、学术、考试相关法律风险
1.学术不端行为
风险点:抄袭、剽窃、论文代写、数据造假等可能触犯《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可能导致处分甚至开除学籍。抄袭、剽窃还可能构成侵犯知识产权。
防范建议: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引用他人成果需注明出处;拒绝购买或代写论文服务(此类交易本身违法)。
2.考试作弊
风险点:考试作弊会被记入人事档案;组织作弊可能构成《刑法》中的“组织考试作弊罪”、代替他人考试或者让他人代考可能构成“代替考试罪”。
防范建议:诚信应考,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二、网络言行风险
风险点:在社交媒体发表不当言论(如造谣、侮辱他人)可能侵犯他人名誉权,或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侮辱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达到刑事立案标准)。转发不实信息、参与网络暴力也可能承担民事责任。
防范建议:
网络发言需谨慎,避免情绪化攻击他人(否则可能构成公开侮辱他人);核实信息真实性后再传播(否则可能构成诽谤);未经他人允许不发布他人的个人信息(如照片、视频或身份信息等,否则可能构成侵犯隐私权)
三、经济与合同纠纷
1.兼职与实习陷阱
风险点:
中介诈骗、押金不退(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收取押金)。实习单位未兑现薪资承诺或让超时加班。
防范建议:通过正规平台寻找兼职,签订书面实习协议;保留工作记录(如考勤、聊天记录)作为维权证据。
2.校园贷与征信问题
风险点:高利贷、裸贷等非法借贷可能涉及敲诈勒索;逾期影响个人征信。
防范建议:理性消费,避免超前借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警惕“零门槛”贷款广告。
3.合同签署风险
风险点:租房合同、培训协议、就业协议中的霸王条款(如高额违约金)。
防范建议: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关注费用、解约条件;咨询法律顾问或者学校法律咨询部门再签署。
四、人身安全
1.打架斗殴与校园暴力
风险点:故意伤害他人可能面临治安处罚或刑事责任(《刑法》第234条)。
防范建议:冲突时保持冷静,优先通过学校调解解决,必要时报警。
2.性骚扰
风险点:性骚扰行为可能违反《民法典》及《妇女权益保障法》,严重者构成犯罪。
防范建议:保留证据(聊天记录、录音);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3.毒品与违禁品
风险点:吸毒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禁毒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一般会面临刑事处罚(《刑法》第347条)。
防范建议:远离可疑场所和人员,拒绝毒品诱惑。
五、知识产权与隐私保护
1.软件与影音资源盗版
风险点:非法下载、传播盗版资源可能侵犯著作权;非经允许使用他人商标商号可能侵犯商标权。
防范建议:使用正版软件和授权平台。
2.个人信息泄露
风险点:随意填写调查问卷、扫描不明二维码可能导致信息被倒卖。
防范建议:不轻易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定期修改密码,启用多重验证。
结论: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
1.法律纠纷处理步骤建议:
保留所有证据(合同、转账记录、录音等)。
向学校法律咨询中心或辅导员求助。
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法院起诉。
2.法律援助资源
校内:“法治之光辅导员工作室”或其他学生维权中心
校外:可拨打“12348”全国法律援助热线。
供稿:“法治之光“辅导员工作室
审稿:杨德齐
审核: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