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七十年校庆>>正文

【龙马奋进·校庆系列活动】教授谈治学之李晓林老师

发布时间:2019-06-06  浏览次数: 次  来源:

被采访人:李晓林教授

采访人:李天宇

李晓林,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教授,在保险学和精算学两个专业任教。于1985年开始在当时的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数学教研室任教8年,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规划、运筹学等课程,曾担任数学教研室副主任5年,期间为全校的绝大多数专业的同学讲授过数学课,也包括国际保险专业的多个年级1993年开始在保险系任教,讲授保险学、精算学原理、人身保险学、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寿险精算、风险统计模型、人寿与健康保险研究、精算数学、保险的价值管理、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保险学前沿问题研究、保险学方法研究、保险的价值管理等课程。1997年主持保险系工作,2000年任保险系书记;2003年创办中国精算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2004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后,分别担任保险学院书记、院长兼书记、院长。2004年起,指导保险学和精算学的博士研究生。

数往知来,保院社保历史沿革

出于对学院历史的好奇,我向老师询问起保险学院历史、社保专业历史沿革,老师耐心为我讲解让我收获颇丰。

我得知我校的保险教育始于1952年,1958年国内保险业务下马的时候,出于国际工作业务的需要,我们的保险教育仍继续开展。后来因为文革的原因,相关教育工作停止。

1980年9 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恢复保险本科教育1986年开始招收保险学硕士研究生,1993年开始招收精算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生精算学本科生, 2004年开始招收保险学和精算学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生社会保障学博士研究。

1999年在全国本科专业合并潮中,全国的保险专业普遍将并入金融专业。考虑到保险的特殊职能和保险学的专业特点,老师在保监会和中共中央党校联合几所院校开展保险中介产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组织联合了国内的几所开展保险专业教育的传统院校,向教育部提出了保留保险专业的申请,并与我校的保险教育著名学者在教育部讨论相关专业合并设置的会议上,向有关专家全面陈述了保险专业应独立保留的论证意见,并多次口头和书面回答教育部有关同志提出的质询,最终得到了相关专家和领导的理解,特批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和和西南财经大学,在国家本科招生专业目录外保留保险专业。隔年后,又特批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在专业目录外保留保险专业。之后较长时期,上述七所大学可招保险专业,其他学校只能在金融学专业下招收保险方向本科生。

在上述工作过程中,我校同时整合了已有的办学力量,建立了办学团队,并组织撰写、提交了我校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申请报告,之后得到批准,并于2000年开始招生。

老师在业界多年,为我讲解这些的时候,眼中仍闪烁着光芒,我能看出老师对这段历史的感怀和对成果的满足。

任教多年,有感而发桃李满天

语气中夹杂着身为院长对保险学院深沉的爱和责任感,老师笑着说:“我觉得保险学院的学生是最优秀的学生。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保险与精算等专业学生获得了国际上最严格最优秀的专业资质免试资格,诸多指标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也不是仅仅因为已毕业的同学以其优异的专业能力在相关行业中承担着重要的工作;更多的是因为在经济社会的风险管理与保险相关工作中,他们是最可靠的一群人。也许正是因为保险与风险管理相关工作和知识的严肃性,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是经济社会风险防范的最重要的防线,保险学院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相对严格,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做人做事都比较认真,责任心较强,做人非常可靠;数十年中保险学院的毕业生广受保险行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欢迎。我很为保险学院的毕业生骄傲。”

老师真诚的话语让我有些哽咽,其中夹杂着的不仅是对自己未来的信心,更多的是对李老师发自内心的敬佩。

老师补充道:“保险专业是财经管理类中专业化知识相对更强调逻辑性的专业,无论是保险知识、精算知识、法律知识以及风险防控知识等等,相对偏于技术。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中,在坚持专业性、原则性基础上,又加强了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综合类课程以及导师制、联合实验室、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等等,注意加强同学们的全面学习,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取得了很大成效。希望广大同学能再接再厉,继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师仍心系着教学一线,对我们提出了要求,也对我们寄予了厚望。

科教兴国,披荆斩棘荣光加冕

李老师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拥有数不清荣誉的他在这时也不愿意堆砌辞藻歌颂自己,反倒是不断的说着院内学者们的成就和感触。      

老师强调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有着最优秀的学者,学校也创造了很好的科研工作条件,老中青几代学者,为保险理论、精算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的不断突破,为世界保险、保障理论贡献中国方案,而前赴后继的努力着,无论是撰写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高水平文章,还是在经济社会的具体发展实践中贡献高水平的咨询报告、重大研究项目成果,不断展示着卓越的才华。老师最后说道:“我为保险学院和中国精算研究院的学者而自豪。”

上善若水,七十校庆家国情怀

今年是我们中央财经大学建校的七十周年,在这欢庆的日子,我向老师询问起老师对学校的感情。

老师面露慈祥的容貌,向我说着他的过去,他希望的未来:“1985年,伴随着中国的第1个教师节,我来到当时的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工作。34年来,我和我的同事把青春和汗水都留在这里,大家的学生在这里入学和毕业离校,大家的子女在这里出生和成长,大家的长辈、同事和战友,在这里辞世并留下诸多的希望,我们只能努力试做最优秀的老师,在不断的人才培养中延续着这里的事业。我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中财,热爱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

目光如炬,保院未来托付学子

老师是一个细腻而又刚强的人,当提到对我们的期望和对保险学院的期望时,老师从社会和个人多方面分析。

由于社会处于由脱贫迈向全面小康的发展阶段,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障助推社会跨越风险陷阱,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老师希望保险学院和中国精算研究院能够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制,成为广大师生越来越好的成长和发展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老师也祝愿广大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得到更好的改善,各自的家庭有更美满幸福的生活!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