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保险学院举办第十期“风险管理创新实践讲堂”:聚焦长寿时代下的养老金融新机遇

作者:发布时间:2025-04-16

2025年4月15日下午,保险学院成功举办了第十期“风险管理创新实践讲堂”。本期讲堂特别邀请到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企划部副总经理刘方涛博士,以“长寿时代下的养老金融新机遇”为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活动由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副院长郑苏晋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我校以及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线上线下共同参与。

讲座现场

刘方涛通过丰富的数据和图表深入剖析了长寿时代下人口结构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他指出,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持续提升和生育率的下降,使得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加;中国正在加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且未来十年老龄化程度将愈发凸显,老龄人口和老年失能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加。他强调,长寿时代催生了银发经济和养老金融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养老筹资与养老服务双向需求;保险业作为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刘方涛先生作讲座

刘方涛梳理了国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政策背景,如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等,指出银发经济是“消费”与“备老”的结合,是涉及国家、社会、个体层面重大命题,进行全生命周期养老规划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此背景下,“养老金融”成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刘方涛指出,养老金融是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围绕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国家高度重视保险在养老金融中扮演的角色。他采用丰富的数据为师生分析了每类养老金融的内涵、政策支持、市场现状、制度设计和发展路径。

在探讨保险业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思路时,刘方涛指出,传统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长寿时代下养老金融市场的变化,保险业需要在商业模式、产品开发、营销渠道和客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创新。他建议,保险公司在短期内应通过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在中长期则应加强客户经营,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刘方涛先生与部分与会师生合影

讲座最后,刘方涛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养老社区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保险学院副院长郑苏晋教授对刘方涛博士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保险学院将持续邀请业界专家,围绕政策创新、科技赋能等主题展开研讨,助力学生把握时代机遇,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撰稿:孙楚婷;审稿:郑苏晋;编辑:王维;审核:郑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