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至7日,2025年世界风险与保险经济学会议(WRIEC)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召开。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教师艾美彤,2023级保险学博士研究生乔智,2024级保险学博士研究生唐来乐、朱燕婉,2023级精算学硕士研究生毕李一通,2024级精算学硕士研究生李红赓等六位师生的论文经专家评审被会议录用,六位师生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宣讲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与会师生合影
8月5日,艾美彤老师在“人身与健康险”分会场上分享了论文“Risk perception, insurance perception, and insurance demand”。该研究旨在从实证层面区分保险认知与风险认知。研究发现,当个体经历健康冲击后,配偶的商业医疗保险参与显著提升,且其自评健康水平和劳动参与并未有显著变化;更慷慨的保险赔付会进一步提升配偶的商业医疗保险参与率。

艾美彤宣讲论文
毕李一通同学在“监管与政策”分会场分享了研究成果“Reputation Effect of Regulatory Sanctions”。该研究系统评估了监管处罚对中国保险公司声誉的影响,结合ChatGPT与主动学习技术,从新闻媒体中构建声誉指数,并检验其在处罚事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当保险公司遭遇处罚时,声誉水平越高,反而会加剧处罚损失,形成一种“负资产”效应。该成果不仅为保险业监管政策制定和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也拓展了保险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方法工具箱。

毕李一通宣讲论文
乔智同学在“精算科学和理论”分会场,分享了研究成果“Actuarial Fairness Pension Reward Factors for Delayed Retirement--Based on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and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该研究主要探讨了与延迟退休配套的养老金奖惩因子设计,并从两个角度探讨奖励机制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中央计划者在制定政策时基于完全信息和精算公平原则,但个体认知会存在主观偏差和损失厌恶,因此个体可能会认为精算公平的激励措施是不公平的。基于期望现值(EPV)和累积前景理论(CPT)两种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预期寿命高和CPT效用者期望的奖励因子低于精算公平因子,而预期寿命低和EPV效用者期望的奖励因子高于精算公平因子;寿命预期低的EPV效用者与寿命预期高的CPT效用者更倾向于提前退休。本研究希望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全球养老金改革提供参考。

乔智宣讲论文
李红赓同学在“保险科技与网络风险”分会场,分享了研究成果“The impact of insurte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insurance companies: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market”。该研究旨在探究保险公司对于保险科技的投入是否成功转化为公司的业绩表现,通过文本分析构建保险科技指数,并对转化机制展开检验和分析。结论表明,保险科技主要通过提高市场能力来有效改善寿险公司的经营业绩,但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其对财产保险公司的业绩未产生显著作用。该研究不仅丰富了保险科技水平的度量方法,也为保险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和应用保险科技提供了有效参考。

李红赓宣讲论文
8月5日唐来乐同学在“退休与长寿”分会场分享了最新成果“Determinants of Retirement in China A Lifecycle Analysis of Pension Scheme and Medical Insurance”。该研究建立了一个含有内生健康风险的生命周期模型以刻画个体医疗支出与退休决策,然后采用模拟矩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结构化估计,并通过反事实模拟研究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个体退休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休前的收入水平与健康经历是退休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退休前收入水平越低、疾病期数越多,个体越倾向于延迟退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引入使最优退休年龄显著提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引入使最优退休年龄延后但数值很小;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的改革措施使个体提前退休。

唐来乐宣讲论文
8月6日,朱燕婉同学在“人寿保险市场与产品”分会场中分享了最新成果“The Impact of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Reputations on Policyholders’ Surrender Behavior”。该研究创新性地结合ChatGPT与主动学习技术,构建了2011-2021年间65家中国寿险公司的媒体声誉指数,并深入探究了公司声誉对投保人退保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声誉能显著抑制投保人的退保行为,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长期持续性和空间外部性。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一个关键条件:声誉的抑制作用仅在负面事件与投保人利益直接相关时才显现。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声誉在金融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寿险公司精准管理声誉风险、稳定客户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朱燕婉宣讲论文
8月6日,艾美彤代表学院在APRIA Awards and Business Meeting上发表演讲,推介2026年APRIA年会。她详细介绍了由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主办的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的筹备情况、主题设置与特色安排。2026年APRIA年会定于2026年7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Insurance in an Interconnected Risk World: Collaboration, Prevention, and Shared Prosperity”。大会设四场全体会议,分别围绕保险科技、健康老龄化、巨灾风险与再保险、数字时代精算学等热点议题展开。她还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及保险学院的优势与国际合作背景,并就会议日程、注册安排、签证与交通指南、住宿推荐及北京本地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作了详尽说明,欢迎全球保险与风险管理领域的学者、专家及行业代表2026年相聚北京,共促学术交流。

艾美彤推介2026年APRIA年会
在参会期间,老师同学与来自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就保险理论、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险公司声誉风险、个体退休决策等问题展开交流和研讨,收获了许多科研工作方面的宝贵建议,对风险管理与保险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参会结束后,部分与会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悟。
2023保险博乔智: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与此次在卡尔加里举办的WRIEC 会议。会上,来自全球各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候风险、监管政策、保险科技等当下保险行业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分享了深刻见解,并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这些精彩内容极大地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也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同时,各位前辈与老师针对我的论文提出的点评和建议,让我收获颇丰;他们在学术探索中展现出的严谨求实态度,更令我由衷敬佩。学术无国界,这段经历让我对所学知识和保险行业的理解变得更加立体,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要提升专业能力、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目标。
2024保险博朱燕婉:参加本次WRIEC国际会议,与全球顶尖学者交流前沿研究,让我在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上收获颇丰。在平行论坛中,我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收获了与会专家非常细致和中肯的点评,这些宝贵的意见极具建设性,为论文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其余平行论坛进行了气候变化、网络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风险议题的深入讨论,拓展了我的研究视野,也让我对保险专业在应对复杂风险中的核心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令人难忘的是,会议期间我不仅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建立了宝贵的学术友谊,更近距离感受到了与会学者们严谨的治学精神与纯粹的学术热情。由衷感谢学校与学院对此次宝贵国际交流机会的鼎力支持。
2024保险博唐来乐:非常有幸参与在卡尔加里举办的WRIEC 会议,与全球顶尖学者交流前沿研究,让我在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上收获颇丰。尤为珍贵的是,前辈与老师们针对我的论文给出了细致点评与宝贵建议,每一条都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在学术探索中展现的严谨求实态度,更让我心生敬佩。这场跨越国界的学术交流,让我真切体会到 “学术无国界” 的深意,也让我对所学知识与保险行业的理解变得愈发立体。未来,提升专业能力、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目标,在我心中也更加清晰笃定。
2023精算研毕李一通:参加本次国际会议令我获益匪浅。众多风险管理与保险领域的学界权威与业界专家分享了前沿洞见,不仅显著拓宽了我的研究视野,也让我对自身保险精算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获得了更深刻的理解。会议重点聚焦了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些挑战: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危机与人口迁移;网络安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断涌现的新型风险;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卫生体系带来的巨大压力等,深刻地表明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正迎来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展望未来,我将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着力提升跨学科思维与实证分析能力,深入解析新技术催生的新型风险规律,为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研究力量。
2024精算研李红赓: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与此次在卡尔加里举办的WRIEC 会议。会上,来自全球各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候风险、监管政策、保险科技等当下保险行业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分享了深刻见解,并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这些精彩内容极大地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也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同时,各位前辈与老师针对我的论文提出的点评和建议,让我收获颇丰;他们在学术探索中展现出的严谨求实态度,更令我由衷敬佩。学术无国界,这段经历让我对所学知识和保险行业的理解变得更加立体,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要提升专业能力、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目标。
据了解,世界风险与保险经济学会议是全球风险管理与保险领域内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会议由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ARIA)、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APRIA)、欧洲风险与保险经济学会(EGRIE)以及日内瓦协会(GA)每五年联合主办一次。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师生积极参与本次会议并作高质量学术报告,充分展现了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在专业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学科前沿探索,进一步提升了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在全球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界的影响力和声誉。
以上师生此次参会得到“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学术交流支持计划”(学科提升专项——应用经济学(保险学院))资助。
(撰稿:唐来乐、艾美彤、王维;审稿:郑苏晋;编辑:王维;审核:周桦)